保护区简介青海省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1历史沿革

2005.10,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省级自然保护区。

2013.12.25,经国务院审定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5.02.15,青海省《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4-2023)》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复。

02地理区划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黄土高原区与青藏高原区的过渡地带。位于西宁市大通县境内,湟水河一级支流——北川河的源头,东经100°52′-101°47′,北纬37°03′-37°28′之间,海拔在2680~4622米之间,涉及大通县宝库、青林、青山、向化、桦林等5个乡镇, 保护区总面积10.79万公顷,占大通县总面积的34.91%。

03生态价值

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5.44%,98%的森林为天然林,不仅在调节气候、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护区域生态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防止黄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平衡,保持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保护区是省会西宁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承担着西宁市70%的供给任务,在有效保障西宁市的水资源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MORE 党务工作

MORE 对外交流与合作

MORE 科研监测

MORE 基本情况

内设机构及职责
管理站及职责
政策法规

建设单位:青海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平台开发:北京山海础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微信

保护区公众号